新坪村河溝組,原是三門峽盧氏縣官道口鎮的一個普通的小山村,可從2017年5月26日起,這里就一下子熱鬧了起來,7月1日,全國100名縣級干部來這里學習扶貧經驗,至2018年7月初,這里共接待了1039個,來自全國各省、市、縣的參觀團,全年來參觀的游客也達到了20多萬人。
盧氏縣是河南省四個深度貧困縣之一,且貧困程度位列四個貧困縣之首,而新坪村,又屬省定貧困村。全村329戶人家,分為十個村民組,散居在12平方公里的溝溝岔岔中,因當地農戶多以種田為生,每年并無更多經濟來源,至今全村貧困戶仍多達74戶,263口人,屬于典型的深山區貧困村。
有順口溜說:“三間土房一頭牛,山坡薄地靠天收,光棍漢子到處有,臉上寫滿苦與愁”,這是原來該村的真實寫照。
河溝組,是該村最為貧困的村民組,全村共22戶人家,建檔立卡貧困戶就多達13戶,2016年前,通往村中的道路僅是一條不足3米的羊腸小道,村中沒有一間像樣的平房,都是早已破舊不堪的老土坯麥草房,且很多已是危房,幾處廢棄的老院落雜草叢生。
村民主要依靠幾畝山地薄田,種植玉米、煙葉、小麥等農作物為生,遇到風調雨順的年頭,每畝小麥產量也只有幾百斤,若遇到長時間干旱無雨,糧食產量會驟減一半,抗拒自然災害能力弱,完全是靠天吃飯,一遇到天災人禍一些剛剛越過貧困線的村民又會返貧,甚至陷入更加貧困的境地,貧困戶缺油少鹽,生活清苦。
為了幫助新坪村河溝組群眾脫貧,市縣鎮三級政府統一意見,把產業扶貧作為“摘窮帽”的有效途徑,把發展農旅作為“拔窮根”的長遠大計,依托當地著名旅游企業豫西大峽谷,投資建設了豫西百草園景區,以農旅項目開發、抓中草藥種植產業扶貧、促美麗鄉村建設。
豫西百草園景區發揮盧氏“天然藥庫”的資源優勢,圍繞中藥材種植,先后流轉土地2000余畝,采取公司+專業合作社+種植基地+支部+農戶的方式,實現“土地集約化、農民職業化、種植特色化、銷售網絡化”運作。
原來靠種地為生的村民,凡是有勞動能力者,景區統一安排草藥種植、花木管理、衛生清掃、餐飲服務等工作崗位,實現了租賃土地有“租金”、參加草藥種植管理有“薪金”、老房屋入股有“股金”的三金收入。
2017年9月29日,豫西百草園召開首次“農民股東分紅大會”,向22戶100名農民股東發放了10萬元。
2018年2月1日—4日,正值春節前夕,為讓村民過上富裕年,景區多方籌措資金,為耿家村5個組236戶群眾,發放土地流轉費用及務工工資100余萬元。
經過兩年多的建設,曾經的貧困小山村,變成如今的詩畫小山村,破舊老院子變成了美食坊、手工藝坊、釀酒坊等特色院落;羊腸小道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;牛糞遍地的村莊變成了環境優美、鳥語花香的美麗鄉村,渺無人煙的寂靜山谷里迎來了絡繹不絕的觀光客。
目前,豫西百草園已相繼投資數千萬元,按照規劃,先后流轉新坪村河溝組、北坪組、耿家村土地3000余畝,栽植油用牡丹、芍藥、金銀花、連翹、葛根、桔梗、皂角等數十余個中藥,打造了中藥花海觀賞區、薰衣草觀賞區、紫薇園觀賞區、24節氣植物園等。
百草園的滄桑巨變,迎來了兩千多名師生參觀學習,4月份迎來了1千多名市一高的學生、300名三門峽日報小記者,近幾個月,各地參觀團更是絡繹不絕,習百草、看民俗、學習傳統文化,進一步鞏固了百草園作為三門峽市唯一的“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基地”的榮譽。
1、老師學生1元游兩景區
活動時間:2018年7月2日—8月31日 (周一至周五期間)
活動對象:幼師至大學教授(憑證件),高中以下學生(含高中)
2、99元感恩教師特惠房
活動時間:2018年7月2日—8月31日 (周一至周五期間)
活動對象:幼師至大學教授(憑證件)
活動說明:符合活動對象的教師,可99元入住豫西大峽谷度假村雙人標準客房一間(原價298元/間);
3、一票暢游兩景區,全家老少齊歡樂
活動期間,凡購買豫西大峽谷門票、漂流套票的游客,每人均可獲贈豫西百草園景區門票一張;
以上優惠,“豫西大峽谷風景區”微信公眾號有售